2018年5月15日 星期二

認識台語第三課:簡介台語的後綴

台語的人稱代名詞

台語的人稱代名詞,單數的型態都是單純詞(simple words),而複數型態則是合成詞(compound words)。如表三所示:單數的我、你、他,台語是góa, lí, i,而複數的型態則是在這些詞根(root)的後方再加上一個後綴「n」,形成goán/gún, lín, in,以及包含說話者的「我們」:lán。華語的「們」也是一個後綴,可以附加在人稱代名詞之後或其他人稱之後而形成複數,但是台語的「n」的生產力非常有限,只能夠附加在你我他這類人稱代名詞之後。
從這個簡單的分析中,我們可以看出,台語雖然被歸類為孤立語(isolating languages):也就是相對缺乏詞形變化的語言,但其實它還是有詞形變化,只是不像德語、匈牙利語等等歐洲語言的詞形變化那麼豐富。我們必須要從「詞素」的概念著手才容易分析詞形變化,以及台語的各種語言特徵;「漢字」並不容易做到這些分析。
以下,我們簡單來談一下相對於生產力非常受到限制的後綴 n ,生產力相當旺盛的後綴:á。

台語的後綴: á

á,漢字一般寫成「仔」,它本身無法獨立表現語意,但是可以跟別的詞素結合,行使特定的語法功能。

最常見的用法是 á 作為名詞後綴。 á後綴是一個是一個衍生詞素(derivational morpheme),它會改變原來名詞的意思而產生新詞彙,新詞彙可以作為詞幹(shoot),跟其它的詞素結合,再產生新的合成詞(compound words)。表四列舉出部分的例詞:


一般而言,á 附加在名詞之後會產生兩種效果。第一種是語意完全改變產生新詞彙,如表四中的「娘」:意思是指母親,或者對婦人的尊稱,而「娘仔」則是指蠶。第二種則是更普遍的功用,加上後綴以後的新詞是和詞根的語意相關的詞彙,如表四中的「狗仔」是小狗之意,「會仔」是指民間互助會(「會」指的是聚集、討論、互助之意),而「娘仔」除了蠶以外,也可指未出嫁的姑娘(通常用在歌曲中)。

表四中有兩個詞比較不一樣,gín-á(小孩子)和chhit-á(女朋友)。這兩個詞彙都是由 詞素+á 構成,但是,gín-á的gín以及chhit-á的chhit均無法單獨出場,他只要出場後面一定跟著後綴á。這一類本身無法單獨出場,但可以附加詞綴在其上的,稱之為黏著詞根(bound root)。
整體而言,名詞加上後綴 á,會讓原名詞改變為較年輕、較小、較可愛的名詞,這種功用是所謂的小稱(dimunitive)。由小稱功用的延伸,名詞加上後綴 á 可以用在親屬名稱,或表示親近意,如:
  • sun-á   (孫仔,指孫或姪子)
  • kū-á   (舅仔,妻舅、小舅子)
  • a-tī-á   (阿弟仔,年紀比自己小很多的小男孩)
  • sin-pū-á  (新婦仔,童養媳)
也具有輕視的作用,比如以下的:
  • kéng-chhat-á  (對警察的蔑稱)
  • jiàu-pê-á  (內奸,間諜)
  • sió-thiú-á  (小丑仔,輕浮的人)
  • Chiúⁿ Kài-chio̍h-á (對蔣介石的蔑稱)
形容詞或動詞加上後綴 á 也可以用來泛指一個群體,並且帶有輕視的意思,如:
  • pak-á   (北仔,指戰後渡台的中國難民)
  • hoan-á   (番仔,指原住民,指其未開化)
  • hoàn-á   (販仔,小販)
  • chò-kang-á  (做工仔,體力勞動的勞工)
  • Tiong-kok-á  (中國仔,小中國)
  • chhit-thô-á  (不良少年)
  • làu-si̍t-á  (落翼仔,流鶯)
á 後綴加在動詞之後,可使動詞名詞化(nominalization),產生新的名詞。在表五中列舉出一些動詞名詞化的例子。


無論是動詞名詞化,或是改變名詞的意思,都是台語用來產生新的名詞的方法之一。由於 á 的生產力旺盛,可以附加在大部分的名詞或動詞之後,因此善用 +á 構詞,可以創造出更多新的台語詞彙。

á 後綴也可以加在雙音節程度副詞之後,使副詞的程度增強(若副詞詞根的意思是輕微得,則加上á則是讓程度更輕微)。如表六:


á 後綴也可以加在疊字形容詞之後而變成可以修飾動詞的副詞。如表七:


歸納起來,á 作為後綴的主要功能是修飾詞根或詞幹的「程度」:名詞+á,變得比詞根名詞層次矮一截,也就是小稱;動詞+á,動作會變為靜態貌,詞性轉變為名詞;程度副詞+á,原程度可能增加,或者減輕;疊字形容詞+á,則詞性轉變為可修飾動詞的副詞,而這些修飾語通常也都跟「程度」有關。
形態特徵的相對性
本章節的最前面提到,台語是一種孤立語(也叫做分析語,analytic languages),華語、越南語、薩摩亞語(samoan)以及世界上很多語言都屬於這個分類。這種語言分類的方式是根據語言的形態特徵:意思是詞彙在句子中會不會變形 - 聲音改變,或者加上詞綴等等,都是詞彙的「變形」,而這種變形通常在句子中具有重要的文法功用。
另外有一群語言叫做黏著語(agglutinative languages),這種語言的特徵是:他們的詞彙經常是由很多的小單位 - 每個單位(詞綴)對應單一的功能 - 黏在一起形成的。像是土耳其語、芬蘭語、日語、韓語以及非洲的Swahili都屬於這種。以下來看看日語和芬蘭語的例子:


語言的型態分類都是相對的。也就是說,語言的形態特徵只有多或少的差異,而不是絕對的有或沒有。台語不是黏著語,所以大部分的詞彙並不像黏著語這樣由一個一個小單位構成。但是,台語有沒有黏著語的特徵呢?以gín-á為例,看表八:gín詞根,附加後綴 á,形成一個字 gín-á,而這個字同時也是詞幹(stem),也就是 gín-á 可以再附加其他的自由詞素,或者再加上其他後綴,形成新的字彙:


注意表八中的gín-á,gín-á-thâu和gín-á-thâu-á,他們的結構是:詞根+後綴,詞根+後綴+後綴,以及詞根+後綴+後綴+後綴。這樣的結構其實就是如同黏著語一樣,一個一個單位組合形成詞彙了!
雖然把詞綴黏著在一起構成詞彙並不是台語的主要構詞法,但我們也不要完全忽略這種台語構詞的特徵!

1 則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