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3月6日 星期三

全球在地化初探-以台灣佛教為例

何謂全球在地化?


要談論全球在地化必須先理解全球化(globalization)。全球化這一名詞約在1990年代被提出,它用來描述、指涉具有現代性特徵的當代;所謂現代性特徵,根據Giddens的說法,是由資本主義,民族國家和軍事力量以及對人民的監控所組成。而現代性制度允許時間和空間的分離,不在同一個時間或空間的人們可以透過資訊系統而發展社會關係。全球協作(global coordination)的數量與層次增加了。全球化的過程有一大部份是以經濟活動為其特徵,但同時全球化議題中文化的面相也相當重要。全球化暗示著不論是經濟面的或是文化面的,世界變得越來越均質,甚至同質。然而,全球化下人群的流動,地域政治的重新蘇醒,混雜,碎裂,也同時成為當代世界的特徵;而混雜與碎裂同時也成為推動世界異質化的力量。所以全球化下的一個重要面向其實是在地化,在全球系統中,帶有地方色彩的民族主義再度興起,地方性的文化特徵,受到更大的重視。全球化與在地化彼此建構著對方。以資本主義行銷來說,為了獲得更大的市場,取得更多的利潤,跨國公司必須強調在地的行銷策略-強調客製化,認同轉換,鼓勵需求,而更加促成了異質化的興起。全球在地化的概念因此而產生,他同時強調了全球化以及全球的在地化現象。



台灣的宗教全球在地化現象

全球化以及全球的在地化現象在許多跨國企業身上都可見到。比如麥當勞和肯德基,他們在不同的國家所販售的產品都會具有當地特色。比如在希臘,麥當勞店內可以買到頻果,而在台灣的肯德基,甚至提供豆漿、稀飯作為早餐販售。

全球在地化的現象,不止發生在經濟活動的面向,也發生在文化之中。某種文化,即便它是由某個中心向外擴散(印度佛教向世界擴散),或是由某個方向往另一個方向流動(優勢文化論述由歐美流向亞洲),然而,這並不意味著文化同質化必然發生。因為,碎裂與混雜的力量和同化的力量一樣強大。印度佛教向世界擴散的結果,在世界各地都出現了佛教的各種變體。優勢文化論述雖然現在主要仍是由歐美向亞洲流動,但這並不意味著一種支配的形式。

若以宗教為例,我們在台灣看到什麼樣的全球在地化現象?佛教已經是全球性的宗教,也是台灣在傳統信仰之外的第二大宗教。而台灣在地的佛教有兩波的傳入,第一波是在鄭氏王朝時期由移民所帶來的齋教;齋教已經在中國產生了在地化的改變,不像原來印度的佛教,比丘比丘尼需持207戒和311戒,茹素,單身等等。齋教所作的變化則是讓佛教與庶民的生活更加緊密地結合:齋教刪除大量佛教戒律,只留下如素和不殺生,持齋修行者有四種:(1)受五戒者:終生素食。(2)信戒者:農曆初一、十五,或三六九日素食,曰花齋。(3)祈安者祈願中素食。(4)信心者:每朝素食。齋教的修行場所稱為齋堂,而不稱寺廟,信徒定期集合在齋堂誦經。

齋教在清領時期最為興盛,在台灣也產生了新的變化。比如原本的初一十五素食竟爾在台灣變成了普遍性的全民日常生活,而不只是齋教信徒才會奉行的行為準則。每朝素食一樣也變成了普遍性的行為準則,這使得原本齋教的目的-讓佛教與常民生活結合,某種程度上實踐的更為徹底,然而,對於戒律的要求卻是變得更寬鬆了。

佛教的第二波傳入是1950年後隨敗逃至台灣的國民政府而來。此時期,齋教由於經過日治後期皇民化運動的除神肅清,齋堂大量萎縮。然而齋教並沒有消失,他現在多依附在佛教之中。現今佛教內,經常可以看到的頌經團,可能與齋教頌經團的轉變有關。

佛教傳至中國產生了與當地文化混雜的變體-齋教,而齋教進入台灣,又再度與當時台灣移墾社會的文化混雜,而產生變異。當佛教的另一個變體於1950年以後進入台灣,齋教再度發生變異,而且,原本是中國佛教的變體,在台灣多年發展後,已經與台灣文化混雜而又產生了新的變體。比如,佛光山,它吸引台灣大量的信眾,甚至輸出至海外,「來自台灣的佛光山」也成了一種文化輸出。慈濟基金會的証嚴上人,承襲他的老師印順法師人間佛教的概念,以行善為手段也為目標,不僅影響了台灣社會大眾,也以「聞聲救苦」的概念成為一種「文化輸出」,到世界各地去賑災。這些經過文化混雜後再塑型的佛教,成為國際佛教的一部分,但是已經和原始佛教的面貌相差甚遠,這可以說是在台灣的歷史社會和文化脈絡下佛教的全球在地化現象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